随着"双碳"目标推进,各地环保部门对电铸企业的监管日趋严格。电铸废水因含有镍、铜等重金属离子,以及高
COD、酸碱废液等问题,已成为重点整治对象。不少企业因处理不达标而面临巨额罚款、停产整顿甚至关停风险。
传统化学沉淀法不仅成本高昂,还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、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。如何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实现降
本增效,成为摆在电铸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。
作为电铸行业领军企业,卓力达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资金,成功开发出"智能物化+生物强化"组合工艺。该方案采
用特种离子交换树脂和新型纳滤膜技术,重金属去除率高达99.5%以上,远超国家排放标准。同时配备智能控制系
统,可实时监测pH值、COD等关键指标,确保处理过程稳定可靠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该工艺可实现重金属资源回
收,帮助企业变废为宝,年均可节省30%-50%的原料成本。
广东某大型电铸厂引入卓力达废水处理系统后,不仅一次性通过环保验收,更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效益:废水处
理综合成本下降42%,镍金属回收价值年均达75万元,废水回用率提升至60%以上。江苏某精密零部件企业采用
该方案后,顺利拿到环保证书,成功竞标多个国际订单。这些案例充分证明,环保投入不是负担,而是企业转型
升级的新机遇。